天津市信访工作若干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2 09:21:28   浏览:999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天津市信访工作若干规定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


天津市信访工作若干规定


  (2005年10月21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保障国家机关依法处理信访事项,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和其它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第三条 本市各级国家机关应当制定并公开信访工作制度,畅通信访渠道,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
国家机关负责人应当坚持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第四条 国家机关处理信访事项应当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国家机关应当定期进行矛盾和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对排查出的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应当按照信访事项处理原则责令有关机关限期解决。
第六条 市和区、县应当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应当定期召开,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通报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
(二)了解重大、复杂、疑难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和动态;
(三)对重大、复杂、疑难信访事项的处理提出对策建议;
(四)组织协调处理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复杂、疑难信访事项;
(五)督促检查有关工作部门和地区处理重大、复杂、疑难信访事项各项措施的落实。
第七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建立全市的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与上级人民政府、政府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的互联互通。
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将受理、办理信访事项情况及时输入信访信息系统,通过信访信息系统报告或者通报信访信息情况。
信访人可以通过信访信息系统提出信访事项,查询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
第八条 信访人对属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分别向有关机关提出。
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第九条 信访人提出涉及行政机关的信访事项,按照下列规定确定负责处理的机关:
(一)对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提出的信访事项,由该工作部门负责处理;对其负责人的职务行为提出的信访事项,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由其上一级行政机关负责处理;
(二)对区、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所属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职务行为提出的信访事项,由区、县人民政府确定负责处理的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提出的信访事项,由该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处理;对其负责人的职务行为提出的信访事项,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由其上一级行政机关负责处理;
(三)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或者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提出的信访事项,由该组织或者企业、事业单位的主管行政机关负责处理;
(四)对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的职务行为提出的信访事项,由任命或者派出该人员的行政机关负责处理;
(五)对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的职务行为提出的信访事项,由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负责处理。
第十条 信访人提出涉及区、县人民政府之间,区、县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之间,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之间的职务行为提出的信访事项,由所涉及的区、县人民政府或者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协商确定负责处理的行政机关;协商达不成一致意见的,由市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提出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确定负责处理的行政机关。
第十一条 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可以按照下列规定请求有关机关复查、复核:
(一)对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作出的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请求该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复查;对复查意见不服的,根据信访事项的内容,可以向市人民政府相关工作部门请求复核。
(二)对区、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作出的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请求区、县人民政府复查;对复查意见不服的,根据信访事项的内容,可以向市人民政府相关工作部门请求复核;对区、县人民政府作出的处理意见不服的,根据信访事项的内容,可以请求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复查;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向市人民政府请求复核。
(三)对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作出的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请求市人民政府复查;对复查意见不服请求复核的,按照国务院《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对市人民政府作出的信访处理意见不服请求复查的,按照国务院《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市人民政府复查、复核的信访事项,由市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组织有关部门提出复查、复核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二条 信访人提出的下列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或者复核机关可以举行听证:
(一)在本地区有重大影响的;
(二)属于重大群体性上访的;
(三)对重大事实认定有较大分歧的;
(四)对信访事项的处理结果存在重大分歧的;
(五)其他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
听证由行政机关决定举行,并承担组织听证的费用。
第十三条 信访听证参加人员包括信访人和直接利害关系人及其委托代理人、信访事项涉及的行政机关人员、证人、书记员以及听证主持人和其他听证合议组组成人员。
听证由正在办理信访事项的行政机关负责人主持,书记员由该机关工作人员担任。
第十四条 听证应当组成听证合议组。听证合议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一)听证主持人;
(二)正在办理信访事项行政机关的其他工作人员;
(三)正在办理信访事项行政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工作人员。
听证合议组成员人数应当是单数,不得少于三人。
第十五条 举行听证,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听证举行前七日,行政机关将听证的信访事项、时间、地点通知听证参加人;
(二)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
(三)信访人和直接利害关系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听证;信访人和直接利害关系人及其委托代理人不参加听证,不影响听证的进行;
(四)听证的事项涉及多个信访人提出的共同信访事项的,行政机关告知信访人推选代表;
(五)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第十六条 听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听证开始前,书记员应当核对听证合议组成员以外的听证参加人的身份,宣读听证纪律,告知听证参加人的权利、义务;
(二)听证开始后,主持人介绍听证合议组成员,宣布听证的信访事项;
(三)信访人、直接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代理人陈述事实和理由,出示证据;
(四)信访事项涉及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陈述意见,出示证据,并说明相关法律依据;
(五)经主持人同意,信访人和直接利害关系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可以就分歧意见与信访事项涉及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辩论。
听证结束后,听证合议组应当进行评议、合议。评议、合议的结果应当作为行政机关作出处理意见的重要依据。
第十七条 信访过程中发生扰乱公共秩序的情况时,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现场疏导,并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封闭现场和相关道路,实行区域性交通管制;
(二)设置临时警戒线,划定警戒区域,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
(三)发布维护公共秩序、停止违法行为的公告。
第十八条 采取管制疏导措施无效后,对正在发生的严重危害社会稳定、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经上级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依法采取下列强制措施:
(一)责令围观人员立即离开现场;
(二)责令聚集人员在限定时间内离开现场;
(三)对于超过限定时间仍滞留现场的人员,强行驱散;
(四)对经强行驱散仍滞留现场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依法予以拘留;
(五)收缴信访人员携带的武器、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放射性、剧毒等危险物品及用于煽动的工具、标语、传单等物品。
第十九条 个别信访人在信访活动中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或者捏造事实、诬陷他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1994年9月7日天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天津市信访条例》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交通部、财政部关于发布《车辆购置附加费票证管理规定》的通知

交通部 财政部


交通部、财政部关于发布《车辆购置附加费票证管理规定》的通知

1990年7月5日,交通部、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厅(局)、财政厅(局),北京市交通运输总公司,天津、上海市市政工程局:
现发布《车辆购置附加费票证管理规定》,自一九九0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车辆购置附加费票证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车辆购置附加费(以下简称车购费)票证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发布的《车辆购置附加费征收办法》和交通部、财政部、中国工商银行发布的《车辆购置附加费征收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车购费票证是征收车购费的凭证。各级车购费征管部门应加强对车购费票证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配置必要的设备,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三条 车购费票证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一)车购费缴费收据:按规定费率向购置车辆的单位或个人计征车购费时使用。
(二)车购费退款凭据:向购置车辆的单位或个人退还车购费费款时使用。已征收车购费的车辆经复议属免征车购费的车辆而退款时,必须收回原发的缴费凭证,注销后作为退款凭据的附件。
(三)车购费罚款收据:对违反《车辆购置附加费征收办法》的单位或个人,按《车辆购置附加费征收办法处罚细则》的规定罚款时使用。
(四)车购费一般收据:向购置车辆的单位或个人收取补办手续费、凭证工本费或其他款项时使用。
(五)车购费汽车缴费凭证:向购置汽车的单位或个人缴纳车购费后核发的凭证。
(六)车购费挂车缴费凭证:向购置挂车的单位或个人缴纳车购费后核发的凭证。
(八)车购费免征凭证:向按规定或经交通部和财政部批准免征车购费车辆的单位或个人核发的凭证。
(九)车购费免办凭证:向一九八五年四月三十日以前购置并已投入使用车辆的单位或个人核发的凭证。
第四条 车购费汽车(摩托车、挂车)缴费凭证、免征凭证和免办凭证由交通部统一印制,车购费收据、退款凭据、罚款收据和一般收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交通厅(局)统一印制,并套印同级财政部门收费票据监制(专用)章。
车购费缴费(免征、免办)凭证由交通部每年印制一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厅(局)应于每年八月三十一日前将下年度车购费缴费凭证和免征凭证的需要量计划报交通部;免办凭证由交通部一次性印制。各种凭证由印刷厂通过机要运输方式直接发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厅(局)。
第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厅(局)车购费征管部门应设立票证总库,配备专人负责车购费票证管理工作,并负责按规定逐级下发各种票证;各地(市)或县车购费征管部门应设立票证分库或支库,相应配备专人负责车购费票证管理工作,并根据各征收单位或代征单位业务的需要,负责分发所需的各种凭证。
各级车购费征管部门应随时掌握各种票证的库存量,防止供不应求或长期积压。省级车购费征管部门的票证库存量以一年为限;各地(市)级车购费征管部门的票证库存量以半年为限;各县级车购费征管部门的票证库存量以三个月为限;车购费代征单位的票证库存量以一个月为限。
第六条 各级车购费征管部门或代征单位,应根据业务量的大小,设置专职或兼职票证管理人员(简称票管员),具体负责办理票证管理工作。征费员与票管员应分别设置,不得兼管。
第七条 各级车购费征管部门或代征部门(或征费员)需要领取(用)票证时,应填写“车辆费票证领用单”(简称领用单),一式三联,(先填写数量,起止号码暂不填)加盖领票单位印章后,第一联留存,持第二、三联到发放票证单位(或票管员)领取;发放票证单位(或票管员)依据使用单位(或征费员)填写的“领用单”和实际需要量审核并确定数量(如请领数与实发数不同,应在备注栏写明实发数量),填写起、止号码,送发票单位领导核签后发给。第二联留发票单位,凭以记载票证帐,第三联退领取(用)单位(或征费员)记帐。
第八条 各种票证应认真办理收发交接手续,并顺号使用。使用前应认真清点,如发现空号、跳号或号码错乱时,必须全本(捆)停止使用,及时报告,由省级车购费征管部门处理。每本(捆)票证使用前不清点,使用中发现差错,由使用人负责,造成经济损失由使用人负责赔偿。
第九条 各种票证应使用铁质箱、橱并加锁存放,用标签注明票种和存量等。
第十条 票管员或使用票证的征费员工作调动或因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单位领导负责监交,交做交接记录。未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离职。移交后,发现原经办票证中的问题,仍由原移交人负责。
第十一条 国内生产或组装的缴费车辆,其车购费缴费凭证由负责代征的生产厂或组装厂在收费时核发;国外进口的缴费车辆,其车购费缴费凭证由负责代征的海关在收费时核发;漏缴车购费的车辆,由车购费征管部门在车辆被检查发现漏缴地补征车购费时核发。每年均核发一证。
第十二条 凡符合交通部、财政部规定免征车购费的车辆办理免征手续时,应由车主向县级以上车购费征管部门提出申请,并附申请免征车购费车辆的内外部彩照,经县级以上车购费征管部门逐级审查后,将车主提交的申请书等材料随审查意见上报省级车购费征管部门核准后发给,每车一证。
第十三条 属于一九八五年四月三十日以前购置并已投入使用的车辆,应由车主向当地车购费征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当地车购费征管部门审查,并经车购费征管部门领导核签后发给免办凭证,每车一证。
第十四条 各级车购费征管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补发领取牌照后遗失车购费凭证的车辆的车购费凭证,并严格按如下规定办理:
(一)丢失车购费凭证申请补发的单位或个人,应写清丢失凭证的经过(单位单位车辆应加盖单位公章),提供购车发票、车购费缴费收据(免征车辆应提供免征依据)等原始凭证,并出据凭证号码、入户时间、牌照号码等证明,经车辆落籍地车购费征管部门领导核签并登报挂失后方可补发。提供资料不全者或车辆落籍前丢失的,不予补发。
(二)补发凭证的种类应与其所丢失凭证的种类相一致,并核收补办费。初次丢失申请补发车购费凭证的,核收五十元补办费;再次丢失申请补发车购费凭证的,按该车辆应征费额核收百分之十补办费;第三次丢失申请补发车购费凭证的,按该车辆应征费额核收百分之三十补办费;以后再次丢失申请补发车购费凭证的,按重新征费处理。免征或免办凭证的车辆丢失凭证后申请补发的,亦同缴费车辆办理。对重新缴纳费款确有困难的,经省级车购费征管部门批准,可酌情减少。
(三)免征凭证的补发由省级车购费征管部门统一办理;缴费凭证和免办凭证的补发由各地(市)级以上车购费征管部门负责办理。
(四)补发的凭证各栏目要填写齐全,不留空白,并在“附记”栏加盖“遗失补办”戳记,以防他车挪用。
第十五条 各种车购费凭证必须使用篮黑墨水按照规定的栏目填写齐全,文字清晰、工整;各种需要复写的票据,必须使用双面复写纸,一次复写,严禁分次复写、套写。签发票证过程中,发生填错、跳号及换发损坏的票证,应加盖“作废”戳记,登记保存,并进行财务处理,不得撕毁,以便检查。各级车购费征管部门和代征单位应在年度终了列出清单,经省级车购费征管部门审核批准后作核销处理。
各票证严禁涂改、挖补、乱擦等。
第十六条 各级车购费征管部门或代征单位应设立票证帐簿,对各种票证调入、使用、损耗、结存等事项进行详细登记,保证票账相符,证帐相符,账表相符。如有丢失或差错,应查明原因,写出报告。对责任者应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还应给予必要的处罚和行政处分。车购费代证单位丢失车购费凭证的,应由车购费代征单位负责按本代征点征收车购费每本凭证收费的最高限额予以补偿。
第十七条 各领取(用)票证的单位(或征费员)应每月向发放票证的单位编报票证月报表一式两份,据以核销当月耗用量,并核对结存数。代征单位应于月后三日内将票证月报表报送当地征管部门;县、地区征管部门负责逐级汇总,并分别于月后五日内、十日内上报上级部门,省级征管部门汇总后应于月后十五日内报交通部核备。
第十八条 各级车购费征管部门和代征单位在每月编报本单位票证月报表时,应对各种票证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核对自查。各级车购费征管部门应每半年对下级车购费征管部门和各级征收站、代征单位的票证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也可随时对其检查、监督和指导,对不按规定要求使用票证的,责令其纠正。被查单位应主动提供所需的资料。
第十九条 各级车购费征管部门应建立凭证跟踪制度,设立车购费凭证台账和档案卡,随时掌握车辆情况和各种凭证核发后的变化情况。车辆转籍时,凭档案卡办理过户;车辆报废时,车籍地车购费征管部门应收回报废车辆原持的车购费凭证,由各级车购费征管部门登记造册后,指定专人负责销毁。
第二十条 征费员和票管员利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贪污盗窃等从事违法活动的,除追回赃款赃物外,应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票证工作中认真负责,成绩突出者应给予奖励。
第二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厅(局)可根据本规定和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交通部备案。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交通部、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0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附:车辆购置附加费缴费收据
年 月 日 编号:
----------------------------------------------------------
|缴款单位(或个人)| |
|------------------|----------------------------------|
| 车 辆 型 号 | |交第
|------------------|----------------------------------|主一
| 购 车 单 价 | |车数| |管联
|------------------|----------------------------------|交报
| 购 车 总 价 | |通查
|------------------------------------------------------|部
|车辆购置附加费金额(大写)| |小写| $ |门
|------------------------------------------------------|
|发给车辆购置附加费缴费凭证号码:自 号至 号 |
----------------------------------------------------------
收款单位: 收款人: 制据人:
收据使用印制说明:
1.收据共四联,规格19公分×8公分
第一联 报查 交主管交通部门 (黑色字)
第二联 收据 交购车单位 (红色字)
第三联 收款单位记账凭证 (绿色字)
第四联 存根 (蓝色字)
上述四联的名称、用途应分别印制在凭证右侧。
2.本收据套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部门车辆购置附加费征收专用章和同级财政部门收费票据监制章。
3.本收据应顺号填写,并加盖收款单位印章。
4.收款后,按每车一证发给车辆购置附加费缴费凭证。
5.本收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部门负责统一印制,逐级发给各征费单位使用。
车辆购置附加费退款凭据
年 月 日 编号:
----------------------------------------------------------
|收款单位(或个人)| |
|------------------|----------------------------------|
| 车 辆 型 号 | |交第
|------------------|----------------------------------|主一
| 购 车 单 价 | |车数| |管联
|------------------|----------------------------------|交报
| 购 车 总 价 | |通查
|------------------------------------------------------|部
|退款金额(大写)| |小写| $ |门
|------------------------------------------------------|
|注销(优惠)车辆购置附加费缴费凭证号码:自 号至 号 |
----------------------------------------------------------
退款单位: 复核人: 制据人:
凭据使用印制说明:
1.收据共四联,规格19公分×8公分
第一联 报查 交主管交通部门 (黑色字)
第二联 退据 交收款单位 (红色字)
第三联 退款单位记账凭证 (绿色字)
第四联 存根 (蓝色字)
上述四联的名称、用途应分别印制在凭证右侧。
2.本收据套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部门车辆购置附加费征收专用章和同级财政部门收费票据监制章。
3.本收据应顺号填写,并加盖收款单位印章。
4.征费车辆经复议属免证车辆而发生退款时,必须收回原发给的车辆购置附加费缴费凭证,注销后作为退款凭据的附件。
5.本收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部门负责统一印制,逐级发给各征管单位使用。
车辆购置附加费罚款收据
年 月 日 编号:
----------------------------------------------------------
|缴款单位(或个人)| |
|------------------|----------------------------------|
| 车 辆 牌 号 | |交第
|------------------|----------------------------------|主一
| 罚款金额(大写)| |小写| $ |管联
|------------------|----------------------------------|交报
| 罚款原因和依据 | |通查
|------------------------------------------------------|部门
|持本收据行驶的有效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
|------------------------------------------------------|
收款单位: 收款人: 制据人:
收据使用及印制说明:
1.收据共四联,规格19公分×8公分
第一联 报查 交主管交通部门 (黑色字)
第二联 收据 交缴款单位 (红色字)
第三联 收款单位记账凭证 (绿色字)
第四联 存根 (蓝色字)
上述四联的名称、用途应分别印制在收据右侧。
2.本收据套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部门车辆购置附加费征收专用章和同级财政部门收费票据监制章。
3.本收据应顺号填写,并加盖收款单位印章。
4.本收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部门负责统一印制,逐级发给各征管单位使用。
车辆购置附加费一般收据
缴款单位: 年 月 日 编号:
----------------------------------------------------------------
| |单|数|单| 金 额 | |
| 收费项目 | | | |--------------------------|备 注|
| |位|量|价|万|千|百|十|元|角|分| |
|------------|--|--|--|--|--|--|--|--|--|--|------|
| | | | | | | | | | | | |交第
|------------|--|--|--|--|--|--|--|--|--|--|------|主一
| | | | | | | | | | | | |管联
|------------|--|--|--|--|--|--|--|--|--|--|------|交报
| | | | | | | | | | | | |通查
|------------|--|--|--|--|--|--|--|--|--|--|------|部
| | | | | | | | | | | | |门
|------------|----------|--|--|--|--|--|--|--| |
|合计(大写)| | | | | | | | | |
----------------------------------------------------------------
收款单位: 收款人: 制据人:
收据使用印制说明:
1.收据共四联,规格19公分×11公分
第一联 报查 交主管交通部门 (黑色字)
第二联 收据 交缴费人 (红色字)
第三联 收款单位记账凭证 (绿色字)
第四联 存根 (蓝色字)
上述四联的名称、用途应分别印制在凭证右侧。
2.本收据套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部门车辆购置附加费征收专用章和同级财政部门收费票据监制章。
3.本收据应顺号填写,并加盖收款单位印章。
4.本收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部门负责统一印制,逐级发给各征管单位使用。
车辆购置附加费票证领用单
申领单位: 年 月 日 编号:
--------------------------------------------------------------------------------
| | | |起讫号码 | |第
| 票 证 名 称 | 单 位 | 数 量 |----------| 备 注 |
| | | |起号|止号| |一
|----------------------------|----------|----------|----|----|----------|
|车辆购置附加费缴费收据 | | | | | |联
|----------------------------|----------|----------|----|----|----------|
|车辆购置附加费退款凭据 | | | | | |申
|----------------------------|----------|----------|----|----|----------|
|车辆购置附加费罚款收据 | | | | | |领
|----------------------------|----------|----------|----|----|----------|
|车辆购置附加费一般收据 | | | | | |单
|----------------------------|----------|----------|----|----|----------|
|车辆购置附加费汽车缴费凭证 | | | | | |位
|----------------------------|----------|----------|----|----|----------|
|车辆购置附加费摩托车缴费凭证| | | | | |存
|----------------------------|----------|----------|----|----|----------|
|车辆购置附加费挂车缴费凭证 | | | | | |根
|----------------------------|----------|----------|----|----|----------|
|车辆购置附加费免征凭证 | | | | | |
|----------------------------|----------|----------|----|----|----------|
|车辆购置附加费免办凭证 | | | | | |
--------------------------------------------------------------------------------
领票单位负责人: 领票人: 发票单位负责人: 发票人:
申请单使用及印制说明:
1.本单共三联,规格13公分×20公分
第一联 申领单位 存根 (黑色字)
第二联 领据 发票单位记账凭证 (蓝色字)
第三联 领用单位记账凭证 (红色字)
上述三联的名称、用途分别印制在领用单的右侧。
2.本领用单应顺号填写。
3.本领用单除领票人和单位负责人签字外,还应加盖申领单位公章。
4.本领用单未申领的票证栏应用道(/)划去。
5.本领用单经发票单位领导核签后发给票证。
6.本领用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部门负责统一印制,逐级发给各征费单位使用。
核(补)发车辆购置附加费免征(免办)凭证申请表
----------------------------------------------------------------------------------------------------------
|购车单位(或个人)| |车权属 |公、 私 |
|------------------|------------------------------------------------|--------|----------------------|
|单位(家庭)地址 | |联系电话| |
|------------------------------------------------------------------------------------------------------|
|车 种| |发动机号码 | |
|--------|--------------------------|--------------|------------------------------------------------|
|规格型号| |生产(组装)厂| |
|--------|--------------------------|--------------|------------------------------------------------|
|购车时间| |发票号码| | 车购费收据号码 | |
|--------|----------------|--------|--------------|------------------------|----------------------|
|上牌时间| |牌照号码| |原发免征(免办)凭证号码| |
|------------------------------------------------------------------------------------------------------|
|申| |转| |转| |审| |
| | |报| |报| | | |
|请| |审| |审| |批| |
| | |核| |核| | | |
|理| |意| |意| |意| |
| | |见| |见| | | |
|由| | | | | |见| |
| |(公章) 年 月 日| |(公章) 年 月 日| |(公章) 年 月 日| |(公章) 年 月 日|
----------------------------------------------------------------------------------------------------------
附件:1.免征车彩照 张。 申请经办人:
2. 申请日期: 年 月 日
申请表使用及印制说明:
1.申请表规格25×14公分。
2.本申请表由申请免征或免办车辆购置附加费的单位或个人填制后送征管部门办理。
3.免征车辆应根据交通部、财政部已批准免征的车型(或车辆)和文号填制本申请表“申请理由“栏。
4.本申请应按规定程序核批后办理。
5.本申请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部门负责统一印制,逐级发给各征管单位使用。
车辆购置附加费票证登记账
票证名称:
计量单位:
--------------------------------------------------------------------------------------
| 年| | | 收(领取)入 | 发(核销)出 | 结 存 |
|------|记账凭证| 摘 要 |----------------|----------------|----------------|
|月|日| | |数量|起号|止号|数量|起号|止号|数量|起号|止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
一、本账供票证管理单位和领用单位(或征费员)使用,主要记载各种票证的收入、发出、结存数字。
二、本账按每一票证名称、每一领用单位分别设立账户。
三、计量单位:填写份、个……
四、管理单位使用本账时,各栏的登记方法如下:
1.收入栏:根据验收后的发票或发证单位退回的票证领用单(第三联)登记。
2.发出栏:根据领用单位(或征费员)的票证月报表中的耗用数登记。
3.结存栏:数量=收入数--发出数(或上次结存数+本次收入数--本次发出数);本栏止号--起号+1,
应与数量相符。
4.本账各栏数字、起止号应与领用单位(征费员)的票证月报表核对相符。
五、领用单位(征费员)使用本账时,各栏的登记方法如下:
1.收入栏:根据发票单位票证调拨通知单即领用单(第三联)登记。
2.发出栏:领用单位根据票证月报表中的耗用数登记;征费员根据每天使用发票的存根和车主填写的凭证申请表登记。
3.结存栏:数量=收入数--发出数(或上次结存数+本次收入数--本次发出数);
本栏止号--起号+1,应与数量相符;
4.本账各栏数字、起止号应与票证月报核对相符。
车辆购置附加费票
编报单位: 一九 年
------------------------------------------------------------------------
| | 上 月 结 存 | 本 月 |
| 票 证 名 称 |----------------------|--------------|
| |数 量|起 号|止 号|数 量|起 号|
|----------------------------|------|------|------|------|------|
|车辆购置附加费缴费收据 | | | | | |
|----------------------------|------|------|------|------|------|
|车辆购置附加费退款凭据 | | | | | |
|----------------------------|------|------|------|------|------|
|车辆购置附加费罚款收据 | | | | | |
|----------------------------|------|------|------|------|------|
|车辆购置附加费一般收据 | | | | | |
|----------------------------|------|------|------|------|------|
|车辆购置附加费汽车缴费凭证 | | | | | |
|----------------------------|------|------|------|------|------|
|车辆购置附加费摩托车缴费凭证| | | | | |
|----------------------------|------|------|------|------|------|
|车辆购置附加费挂车缴费凭证 | | | | | |
|----------------------------|------|------|------|------|------|
|车辆购置附加费免征凭证 | | | | | |
|----------------------------|------|------|------|------|------|
|车辆购置附加费免办凭证 | | | | | |
|----------------------------|------------------------------|------|
| | |汽车缴费凭证 |摩托车缴费凭证|挂车缴|
|补| 项 目 |--------------|--------------|------|
| | |本 月|累 计|本 月|累 计|本 月|
| |------------------------|------|------|------|------|------|
|充|发售凭证数 | | | | | |
| |------------------------|------|------|------|------|------|
| |上牌后遗失补发凭证数 | | | | | |
| |------------------------|------|------|------|------|------|
|资|填发错误作废凭证数 | | | | | |
| |------------------------|------|------|------|------|------|
| |经办人遗失凭证数 | | | | | |
| |------------------------|------|------|------|------|------|
|料|退费注销凭证数 | | | | | |
| |------------------------|------|------|------|------|------|
| |当地海关领取凭证数 | | | | | |
|--|------------------------|------|------|------|------|------|
| | | | | | | |
------------------------------------------------------------------------
部门负责人: 经办人:
证月报表
月份
--------------------------------------------------------
收 入| 本 月 发 出 | 本 月 结 存 |
------|----------------------|----------------------|
止 号|数 量|起 号|止 号|数 量|起 号|止 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费凭证| 免 征 凭 证 | 免 办 凭 证 |
------|----------------------------------------------|
累 计| 本 月 | 累 计 | 本 月 | 累 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印制和使用说明:
一、本表规格:25×22公分。
二、本表由领取(用)票证的单位(征费人)向发放票证的单位逐级填报。
三、领用单位(征费人)当月耗用票证的报查联应随本表报送发放票证的单位,作为核销的依据。领用单位凭发证单位审核无误签退回的月报表,冲减有关票证库存。
四、地(市)级车购费征管部门根据县级车购费征管部门和代征单位报送的月报表汇总上报时,表内各栏的数量、起止号均应填列,并附送耗用票证的报查联。待省级车购费征管部门签退回月报表后,根据签批意见登账归档,并负责将县级征管部门和代征单位报送的月报表签退一份给报送单位。
五、省级车购费征管部门根据地(市)级车购费征管部门的月报汇总上报交通部时,只填列各栏的数量,不填列起止号,也不附送票证的报查联。对审核无误的月报表签批意见后退还地(市)级车购费征管部门。
六、省级车购费征管部门每月应按规定时间向交通部报备票证月报表。
七、本表一式三份,上报二份,存查一份。报送时间与车辆购置附加费征收月报表相同。
填报日期: 一九 年 月 日
省 地区(市)县落藉车辆
--------------------------------------------------------------------------
|序| | |牌 照|车 辆| |吨 |产地厂家 |落 籍|
| |车 主|车主地址| | |型号|(座)|----------| |
|号| | |号 码|类 别| |位 |发动机号码|时 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缴纳车辆购置附加费票证台账
------------------------------------------------------------------------|
核发| | 核 发 证 情 况 |
|档案卡|----------------------------------------------------------|
凭证| | 缴费凭证号码 | 免征凭证号码 | 免办凭证号码 |
|号 码|------------------|------------------|------------------|
时间| |汽车|摩托车|挂车|汽车|摩托车|挂车|汽车|摩托车|挂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持车辆购置附加费凭证车辆档案卡
编号:
--------------------------------------------------------------------
| 车 号 | | 车主(单位) | |
|--------------|----------|----------------|------------------|
|车 辆 类 别| |车主(单位)地址| |
|--------------|------------------------------------------------|
|厂 牌 型 号| | 发动机号码 | |底盘号码| |
|--------------|------|--------------|----|--------|--------|
|核定吨(座)位| |复核吨(座)位| |自重吨位| |
|--------------|------------------------------------------------|
|车辆购置时间 | 年 月 日|落藉时间| 年 月 日 |
|--------------|------------|----------------------------------|
|车购费凭证种类| |车购费凭证号码| |
|--------------------------------------------|------------------|
|车辆|1.报废|时间 年 月 日|报废单号| |
|异动|--------|------------------|--------|------------------|
|情况|2.转籍|时间 年 月 日|转籍车主| |
|----------------------------------------------------------------|
|换补证登记| |建卡时间| 年 月 日|填卡人| |
--------------------------------------------------------------------
印制和使用说明:
1.本档案卡规格:15公分×10公分。
2.每车一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关于中蒙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协定

中国 蒙古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关于中蒙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以下简称“双方”),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之间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和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促进两国经济贸易往来,认为有必要就中蒙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签订新的协议,以取代一九九一年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中蒙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协定》,根据一九八八年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中蒙边界制度和处理边境问题的条约》和一九八九年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双方公民相互往来的协定》,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为本协定的目的,对本协定中所使用的某些用语作出如下界定:

  (一)“边境口岸”和“口岸”具有相同的意义,系指位于中蒙边界两侧、用于办理人员、交通运输工具、货物及其他物品出入境手续的特定地域,包括双边性口岸和国际性口岸。

  双边性口岸系指仅允许中蒙双方人员、交通运输工具、货物及其他物品出入境的口岸。

  国际性口岸系指允许中蒙双方人员、第三国(地区)人员、交通运输工具、货物及其他物品出入境的口岸。

  以上两种口岸均可分为常年开放口岸和季节开放口岸。

  (二)“边境地区”,系指毗邻中蒙边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市、县、旗和蒙古国的县。

  (三)“边民”,系指在边境地区的双方常住居民。

  (四)“不可抗力”,系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二条

  一、双方商定在中蒙边境地区开放下列口岸:

  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蒙古国方面

  (一)红山嘴-------------------------------大洋

  (二)塔克什肯-----------------------------布尔干

  (三)乌拉斯台-----------------------------北塔格

  (四)老爷庙-------------------------------布尔嘎斯台

  (五)策克---------------------------------西伯库伦

  (六)甘其毛都-----------------------------嘎舒苏海图

  (七)满都拉-------------------------------杭吉

  (八)二连浩特(铁路) ----------------------扎门乌德(铁路)

  (九)二连浩特(公路) ----------------------扎门乌德(公路)

  (十)珠恩嘎达布其-------------------------毕其格图

  (十一)阿尔山-----------------------------松贝尔

  (十二)额布都格---------------------------巴彦呼舒

  (十三)阿拉哈沙特-------------------------哈比日嘎

  二、本条第一款所述边境口岸的位置、种类、开放时间及工作时间,在附件一中具体规定。

第三条

  一、根据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持有“中蒙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的人员必须按照证件上指定的边境口岸出入境,并在获准的停留期限内前往批准的边境地区活动。如遇特殊情况,经双方口岸边防检查机关同意,可从本协定第二条所列的正在开放的其他边境口岸出入境。

  双方公民也可根据两国各自国内的法律及法规、双方签署或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持可出入境的合法有效证件从本协定附件一所列的口岸出入境。

  任何第三国(地区)人员出入本协定附件一所列的国际性口岸,须持有效护照和入境签证;双方与有关国家签有专门协议的则按协议规定执行;如有需要出入本协定附件一所列的双边性口岸,须持有效护照和入境签证并分别得到双方外交机构的特别许可。

  二、“中蒙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由双方主管部门颁发,颁发范围为:

  (一)双方从事边境贸易的边民(包括其雇佣的司机、工人等);

  (二)前往另一方边境地区探亲的一方边民;

  (三)应邀参加其他边境地区活动的边民;

  (四)双方边界工作人员(除双方边界代表机构人员);

  (五)双方边境口岸检查检验人员。

  中蒙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分为一年多次有效和三个月一次有效两种。中方通行证用中文、蒙文、英文三种文字对照写成,蒙方通行证用蒙文、中文、英文三种文字对照写成(证件式样及其说明见附件二、附件三)。

  三、持“中蒙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出入境的双方人员如有未满十六周岁子女随行,应在证件中注明偕行子女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并贴有本人近期证件照片。

  偕行子女不应超过两人。

  四、持“中蒙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出入境的双方人员在另一方境内的停留期限每次不超过三十天。如一方持证人确有需要在另一方停留超过三十天,则须向另一方主管部门申请续签,该部门将为其办理续签手续。续签仅限一次,期限不超过三十天。

  五、一方人员在另一方境内遗失所持的“中蒙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应立即向另一方地方主管部门申报,并凭该部门签发的挂失证明出境(挂失证明式样见附件四)。

  六、双方确定了中蒙边境地区的行政区划名称(见附件五)。一方边境地区因行政区划的调整而变更时,应及时通过外交途径通报另一方。

  七、一方的边境贸易人员、交通运输工具、货物及其他物品进入另一方境内后,须按双方主管部门规定的路线行驶,并在指定的货场卸货。上述交通运输工具应贴挂双方确定的标志(标志式样见附件六)。

  八、关于出入境人员和交通工具的管理办法,由双方有关部门根据本协定商定。

第四条

  一、边境口岸开放期间,双方检查检验部门应根据各自国家的法律及法规行使职权。必要时,双方检查检验机关可就简化查验程序签订专门协议。

  二、双方边境口岸的有关检查检验部门之间可进行会谈、会晤及业务联系。

  三、边境口岸在双方法定节假日期间闭关。双方法定节日如下:

  中方:一月一日、春节(初一至初三)、五月一日至三日、十月一日至三日。

  蒙方:一月一日、春节(初一、初二)、三月八日、六月一日、七月十一日至十二日、十一月二十六日。

  铁路口岸按双方有关协议的铁路运行时刻表执行,不受上述节假日和口岸工作时间的限制。

  四、双方边界代表机构人员及其交通工具,为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中蒙边界制度和处理边境问题的条约》赋予的权力与义务,可以在闭关或者非口岸工作时间(除本协定第七条第二款的情况外),通过口岸会谈会晤通道。

第五条

  一、双方开辟新的边境口岸和关闭现有边境口岸,或改变口岸的位置、种类、开放时间及工作时间,应通过外交途径商定。达成一致的文件将作为本协定的补充文件。

  二、双方边境口岸有关部门未能解决的问题,应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第六条

  一、双方开辟新的边境口岸或改变口岸种类时,应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并为双方检查检验机关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并通过外交途径商定后开放。

  二、双方有关部门就边境口岸的设计和建设方案进行协商时,应考虑到双方人员、交通运输工具及货物流量的发展前景。

第七条

  一、在本协定附件一所列的季节开放口岸开放时间之外,如遇特殊情况需临时开放、关闭或推迟开放上述口岸,双方应通过外交途径至少提前五天相互通知,并协商一致。

  二、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考虑,或由于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与动植物疫情并有传播的危险及其他不可抗力的原因,一方可临时关闭、推迟开放边境口岸或限制口岸通行,但须提前五天,紧急情况下不迟于采取行动前二十四小时,将此情况通知另一方。

  三、除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况外,任何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而关闭或推迟开放边境口岸,致使另一方蒙受损失,则应给予相应赔偿。

第八条

  通过边境口岸出境的人员在对方境内时,应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及法规。

第九条

  双方有关部门在就边境口岸问题进行联系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中蒙边界制度和处理边境问题的条约》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本协定不影响双方签订的其他国际条约中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问题。

第十一条

  对于本协定的解释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分歧,双方将通过外交途径协商解决。

第十二条

  在本协定有效期内,经双方协商一致,可对本协定进行修改或补充。

第十三条

  自本协定生效之日起,一九九一年六月二十四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中蒙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协定》即行失效。

第十四条

  本协定须经双方各自履行协定生效所需的国内法律程序并相互书面通知,并自最后一份书面通知书发出之日起第三十天生效。

  本协定有效期十年。在本协定有效期满前六个月,如任何一方未书面通知另一方要求终止本协定,则本协定将自动延长五年,并依此法顺延。

  本协定于二四年七月五日在北京签署,一式两份,每份均用中文和蒙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蒙古国政府

                       代 表           代 表

                       李肇星        鲁·额尔登楚龙

                       (签字)            (签字)

  附件一:

中蒙边境口岸的位置、种类、开放时间及工作时间

  1.红山嘴—大洋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17号界标附近。口岸两侧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和蒙古国巴彦乌勒盖省萨格赛县。口岸通道为中蒙边界红山嘴—大洋边防会谈会晤通道。

  该口岸为双边性季节开放口岸。口岸开放时间为每年6月21日至7月5日、8月1日至20日、9月1日至15日。口岸开放期间,中方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11∶00—18∶00;蒙方工作时间为乌兰巴托时间12∶00—19∶00。

  2.塔克什肯—布尔干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124号界标附近。口岸两侧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和蒙古国科布多省布尔干县。口岸通道为中蒙边界塔克什肯—布尔干边防会谈会晤通道。

  该口岸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口岸。口岸开放期间,中方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10∶00—19∶00;蒙方工作时间为乌兰巴托时间10∶00—19∶00(夏令时为11∶00—20∶00)。

  3.乌拉斯台—北塔格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163号界标附近。口岸两侧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和蒙古国科布多省布尔干县。口岸通道为中蒙边界乌拉斯台—北塔格边防会谈会晤通道。

  该口岸为双边性季节开放口岸。口岸开放时间为每年3月、5月、9月的16日至30日。口岸开放期间,中方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10∶00—19∶00;蒙方工作时间为乌兰巴托时间10∶00—19∶00(夏令时为11∶00—20∶00)。

  4.老爷庙—布尔嘎斯台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354号界标附近。口岸两侧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巴里坤县和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阿勒泰县。口岸通道为中蒙边界老爷庙—布尔嘎斯台边防会谈会晤通道。

  该口岸为双边性季节开放口岸。口岸开放时间为每年2月、4月、6月、8月、10月和12月的11日至30日。口岸开放期间,中方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10∶00—18∶00;蒙方工作时间为乌兰巴托时间10∶00—18∶00(夏令时为11∶00—19∶00)。

  5.策克—西伯库伦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572号界标附近。口岸两侧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和蒙古国南戈壁省古尔班特斯县。口岸通道为中蒙边界策克—西伯库伦边防会谈会晤通道。

  该口岸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口岸。口岸开放期间,中方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8∶00—17∶00;蒙方工作时间为乌兰巴托时间8∶00—17∶00(夏令时为9∶00—18∶00)。

  6.甘其毛都—嘎舒苏海图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703号界标附近。口岸两侧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中旗和蒙古国南戈壁省汗博格德县。口岸通道为中蒙边界甘其毛都—嘎舒苏海图边防会谈会晤通道。

  该口岸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口岸。口岸开放期间,中方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8∶00—17∶00;蒙方工作时间为乌兰巴托时间8∶00—17∶00(夏令时为9∶00—18∶00)。

  7.满都拉—杭吉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757号界标附近。口岸两侧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和蒙古国东戈壁省哈腾布拉格县。口岸通道为中蒙边界扎敏绍荣—杭盖边防会谈会晤通道。

  该口岸为双边性季节开放口岸。口岸开放时间为每年3月、5月、8月、11月的16日至30日。口岸开放期间,中方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8∶00—17∶00;蒙方工作时间为乌兰巴托时间8∶00—17∶00(夏令时为9∶00—18∶00)。

  8.二连浩特(铁路)—扎门乌德(铁路)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815号界标附近,口岸两侧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和蒙古国东戈壁省扎门乌德县。

  该口岸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口岸。

  9.二连浩特(公路)—扎门乌德(公路)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815号界标附近,口岸两侧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和蒙古国东戈壁省扎门乌德县。口岸通道为中蒙边界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边防会谈会晤通道。

  该口岸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口岸,周末正常开放。口岸开放期间,中方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8∶00—18∶00;蒙方工作时间为乌兰巴托时间8∶00—18∶00(夏令时为9∶00—19∶00)。

  10.珠恩嘎达布其—毕其格图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1046号界标附近。口岸两侧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和蒙古国苏赫巴托省额尔登查冈县。口岸通道为中蒙边界珠恩嘎达布其—毕其格图边防会谈会晤通道。

  该口岸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口岸。口岸开放期间,中方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8∶00—17∶00;蒙方工作时间为乌兰巴托时间8∶00—17∶00(夏令时为9∶00—18∶00)。

  11. 阿尔山—松贝尔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1382号界标附近。口岸两侧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和蒙古国东方省哈拉哈高勒县。口岸通道在中蒙边界1382号界标附近。

  该口岸为国际性季节开放口岸。口岸开放时间为每年6月11日至30日、7月16日至30日、8月16日至9月25日。口岸开放期间,中方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8∶00—17∶00;蒙方工作时间为乌兰巴托时间8∶00—17∶00(夏令时为9∶00—18∶00)。

  12. 额布都格—巴彦呼舒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1423号界标附近。口岸两侧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和蒙古国东方省哈拉哈高勒县。口岸通道为中蒙边界额布都格—巴彦呼舒边防会谈会晤通道。

  该口岸为双边性季节开放口岸。口岸开放时间为每年2月、5月、8月、11月的1日至15日。口岸开放期间,中方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8∶00—17∶00;蒙方工作时间为乌兰巴托时间8∶00—17∶00(夏令时为9∶00—18∶00)。

  13.阿拉哈沙特—哈比日嘎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1495号界标附近。口岸两侧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和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县。口岸通道为中蒙边界阿拉哈沙特—哈比日嘎边防会谈会晤通道。

  该口岸为双边性季节开放口岸。口岸开放时间为每年1月6日至25日、4月1日至10月31日。口岸开放期间,中方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8∶00—17∶00;蒙方工作时间为乌兰巴托时间8∶00—17∶00(夏令时为9∶00—18∶00)。

  附件二:

多次有效中蒙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式样



封面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封三

  附件三:

一次有效中蒙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式样



封面



封二



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第四页



封三



封底

中蒙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式样说明

  一、通行证规格为125mm×88mm,分为多次有效和一次有效两种。其中多次有效通行证的有效期为一年;一次有效通行证的有效期为三个月。

  二、通行证要贴有持证人的证件照片并盖印,且有持证人签名。证件要注明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业、住址、出境事由、出入境口岸、证件号码、证件有效期、发证机关的名称和印章以及签发日期。

  三、通行证封面用中蒙两种文字制成。

  四、通行证各栏用各方官方文字填写,其中姓名、性别、职业、出境事由、出入境口岸还需用英文填写。涉及数字栏目均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五、通行证在启用前三十天应通过外交途径通报对 方并提供样本。如需改变证件,须经双方协商认可。

  附件四:

中蒙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挂失证明式样



注:挂失证明用中文和蒙文对照写成

  附件五:

边境地区行政区划名称

  中方:二十七个市、旗、县

  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前旗、东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右旗、四子王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巴里坤县、木垒县、奇台县、青河县、富蕴县、福海县、阿勒泰市、布尔津县。

  蒙方:三十九个县

  东方省:额伦查布县、乔巴山县、巴彦图门县、哈拉哈高勒县、玛塔德县;

  苏赫巴托省:额尔登查冈县、达利冈嘎县、那仁县、昂根县、巴音德勒格尔县;

  东戈壁省:乌尔根县、额尔登县、扎门乌德县、乌兰巴德拉赫县、库苏古尔县、哈腾布拉格县;

  南戈壁省:汗博格德县、巴彦敖包县、诺木根县、呼尔门县、巴音达赖县、诺云县、古尔班特斯县;

  巴彦洪格尔省:新京斯特县、巴音温都尔县;

  戈壁阿尔泰省:额尔登县、朝克特县、阿勒泰县、布嘎特县、同希勒县;

  科布多省:阿勒泰县、乌银其县、布尔干县;

  巴彦乌勒盖省:布尔干县、德龙县、阿勒泰县、萨格赛县、曾格勒县、乌兰呼斯县。

  附件六:

交通运输工具标志式样

  正面:



  反面:

  号 码              

  司机姓名

  车牌号

  出入境口岸

  有效期

  发证机关(盖章)

  注:(1)此标志须与驾驶员所持“中蒙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同时使用。

  (2)此标志如有遗失,在对方境内时应立即向对方地方主管部门挂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