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关于禁止LAK细胞制剂非法临床使用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7:06:37   浏览:921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卫生部关于禁止LAK细胞制剂非法临床使用的通知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禁止LAK细胞制剂非法临床使用的通知
卫生部


(1994年12月19日)


LAK细胞即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是国外八十年代后期开发的一种新制剂,据称治疗恶性肿瘤等有效果,但学术界对其评价不一,经过几年的临床研究,国外对其疗效倾向否定。但我国却在九十年代初,纷纷上马,用于治疗肿瘤。由于治疗方案各异,技术差异很大,操作环境不
洁净,为此,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事例时有发生。为了加强细胞免疫制剂类临床研究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我部药政局曾以卫药发(93)第285号文下发了《人的体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临床研究质控要点》,同时提出了一些初步管理规定,要求研究单位按质控要点的技术及条件规定进行
报批。但至今仍有一些单位和个人无视国家的各项药政法律法规,不顾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利益驱动下,无限夸大LAK细胞的治疗效果,甚至将其使用到一些非肿瘤患者的身上,滥制滥用,给患者造成了不应有的伤害。为进一步严肃《药品管理法》及各项药政法律法规,保护广大患
者的利益,对LAK细胞的临床使用特作如下规定:
一、自本文下发之日起,除经卫生部批准参加中华医学会组织的白细胞介素-2第Ⅲ期临床试验单位外,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单位一律禁止将LAK细胞制剂作为临床用药,与LAK细胞相类似的其他细胞制剂未经审查批准也不允许临床使用。
二、经卫生部批准由中华医学会组织安排的白介素-2第Ⅲ期临床试验单位,须将批准文件报到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备案。
三、今后LAK细胞制剂临床应用问题,卫生部将根据白介素-2第Ⅲ期临床试验对其疗效得出的科学结论作出规定。
四、凡违反以上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查实,将追究单位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并按《药品管理法》予以处罚。



1994年12月19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宿迁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招标投标特殊事项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江苏省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宿迁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招标投标特殊事项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宿政办发〔2008〕187号 2008年10月14日



各县、区人民政府,宿迁经济开发区、市骆马湖示范区、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宿迁市招标投标特殊事项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宿迁市招标投标特殊事项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特殊事项招标投标活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在宿迁市招标投标服务中心组织实施的招标投标特殊事项,适用本规定。招标投标特殊事项包括建设情况特别紧急、迫切需要加快进度的市政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小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和紧急事态下的政府采购等。
  第三条 市政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是指市政府出台的当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及“中心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第四条 小型工程建设项目是指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以下或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下的,以及勘察、测绘、设计、监理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以下的服务类项目。
  第五条 紧急事态下政府采购项目是指抗洪抢险、救灾救济、突发公共事件项目及市政府交办的其它紧急采购事项等。
  第六条 招标投标特殊事项的认定,由招标人或采购人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市招标投标管理委员会领导研究并签字同意后,由市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确认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 市政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需要提前开标的,由投标人提出书面申请,在征得招标人同意后,进入市招标投标服务中心按相关程序操作。原则上自招标文件停止发售之日起至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的时间应不少于10天。
  第八条 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的小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别采用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等政府采购方式。
  第九条 紧急事态下政府采购,原则上采用竞争性谈判或询价采购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可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紧急采购项目在相关手续齐备的情况下,原则上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涉及外地供应商的,应不超过5个工作日。
  第十条 非国有资金投资的工业厂房、企业自建的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等项目及2次以上公开招标失败项目可申请办理直接发包。直接发包的工程类项目投资额30万元以上、政府采购类项目10万元以上应进入市招标投标服务中心交易。
  第十一条 市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对特殊事项招标投标工作,应建立“绿色通道”,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随到随办,优先安排开标、评标场所、专家抽取,切实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第十二条 市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应建立特殊事项招标投标运行时效督查制度,对项目没有按时操作完毕的,实行超时报告和督办。
  第十三条 本暂行规定由市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暂行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云南省文山州人民政府


文政发〔2004〕15号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县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
现将《文山州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四年三月一日


文山州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管理暂行规定

为了切实加强对农用运输车、拖拉机的安全管理,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云南省道路交通管理实施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农用运输车、拖拉机分类标准
(一)农用运输车分为三轮农用运输车和四轮农用运输车两种。三轮农用运输车是指发动机为柴油机,功率不大于7.4千瓦,载质量不大于500千克,最高速度不大于40公里/小时的三个车轮的机动车。四轮农用运输车是指发动机为柴油机,功率不大于28千瓦,载质量不大于1500千克,最高速度不大于50公里/小时的四个车轮的机动车。车辆外廓尺寸长、宽、高分别不大于4m、1.5m、2m。车辆具有转向系、独立的行车和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照明、信号装置、仪表及其他设备。
(二)拖拉机按照操纵方式分为手扶式拖拉机和方向式拖拉机;按照发动机功率大小分为大中型拖拉机和小型拖拉机。功率在14.7千瓦以上的为大中型拖拉机,不足14.7千瓦的为小型拖拉机。
二、车辆装载
(一)农用运输车、拖拉机载物时,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
(二)禁止农用运输车、拖拉机经营客运。但山区及边远地区因交通不便,客车通行困难,群众乘车难确需载人的,短途行驶时(始发地25公里以内),农用运输车整车载人不准超过9人(含驾驶员),拖拉机整车载人不准超过6人(含驾驶员);运输货物时,货箱内确需附载押送人员的,农用运输车装载货物所占货箱面积不得超过三分之二;拖拉机装载货物所占货箱面积不得超过二分之一。同时,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车辆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要求;
2、驾驶员必须有两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
3、必须参加第三者责任险和驾驶室准乘人员意外伤害险。
(三)农用运输车、拖拉机运载牛、马、猪、羊等牲畜时,货厢内严禁载人。
三、车辆行驶
(一)农用运输车、拖拉机不准拖带挂车,不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二)行驶速度。
1、农用运输车在公路主干线上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30公里;在城区、旅游风景区及其他公路的交通拥挤地段,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在乡村道路和冰雪、泥泞的道路或遇风、雨、雪、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2、拖拉机行驶在公路主干线上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30公里;在城区、旅游风景区及其他公路的交通拥挤地段,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在乡村道路、冰雪、泥泞的道路或遇风、雨、雪、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0公里。
四、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管理中的职责
(一)州、县人民政府职责
1、领导和督促有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执行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研究建立辖区内农用运输车、拖拉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2、督促和检查下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积极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消除安全隐患。
3、经常性开展全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特别要加大农村、边远山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力度。
4、定期召开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会议,听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查找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督促有关部门对重大隐患进行整改。
5、负责组织辖区内发生的特大交通事故的现场抢救及善后处理工作,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二)乡(镇)人民政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政府有关道路交通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把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的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
2、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乡(镇)有关站所领导为成员的乡(镇)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把交通安全责任落实到各自然村、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机主、驾驶员。
3、督促所属村(居)民委把交通安全列入村规民约,对群众进行经常性的交通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和农村集市等开展多种形式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4、逢赶集、群众集会、民间民俗活动时,统一调集人力参与道路交通管理,维护交通安全秩序,及时制止和查处农用运输车、拖拉机违章行为。
5、对辖区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驾驶员、车辆建立台帐,逐一登记,摸清底数;督促无牌、无证及脱检车辆车主依法办理车辆注册登记、变更、检审等手续;对达到报废的农用运输车、拖拉机上路行驶的,要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并积极协助取缔。
6、组织群众加强对未纳入统计里程的乡村公路的管护,确保安全畅通。
7、辖区内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时,立即组织抢救,协助公安机关调查事故,处理善后工作。
(三)基层群众性交通安全组织的职责
各村民委应成立交通安全管理协会。协会设会长1名(拟由村委会主任担任),副会长1至2名,办事员(协管员)若干名,所有驾驶员为会员,常设办事机构于村民委。工作职责如下:
1、对群众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农村广播、宣传栏和农村集市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2、对村(居)民委辖区内的农用运输车、拖拉机建立台帐、造册登记,及时掌握农用运输车、拖拉机主要活动情况,为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实施管理提供依据。
3、逢赶集、群众集会、民间民俗活动时,上路参与对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的管理。
(四)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
1、各级公安机关要指导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有车单位和群众性组织做好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维护交通秩序,指挥疏导交通,纠正交通违章,处理交通事故,维护公路治安秩序,管理车辆和驾驶员;负责对管辖区内的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加强对各派出所的领导和管理,乡镇一级要形成政府负责,派出所为主力军的农村防控工作体系。加大查处违章力度,督促、检查各村民委认真落实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核发机动车牌证的有关规定,认真审核农用运输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凭车辆来历凭证及产品出厂合格证,按照《农用运输车安全基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合格后,办理农用运输车注册登记、变更、过户等相关手续,做好车辆定期检验。
2、交通部门要取缔占道违章建筑,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标志建设经费投入,维护公路标志、标线完好;检查督促养护单位对公路进行正常养护,认真做好道路事故多发点、段的排查及整治,及时排除路障和抢险、修复公路,确保道路完好、畅通、安全。要认真研究解决乡村农民乘车难的问题,逢街天、群众集会、民间民俗活动时,应增派客运、货运车辆,方便群众出行。
4、农业(农机)部门要严格按照公安机关的委托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拖拉机的注册登记、变更、过户等相关工作。按照《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及有关标准,切实加强辖区内拖拉机的安全技术检验和管理,对无牌、无证、脱检的拖拉机,要督促机主落户、检审,该报废的坚决报废,坚决杜绝给农用车上拖拉机号牌的违规行为,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告情况,接受公安机关的监督检查。
5、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交通安全整治情况的监督检查,配合公安、交通、农业等部门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不断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会防控体系,建立安全长效机制,真正把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
6、保险公司要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搞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农村普及保险知识,强化农用运输车、拖拉机主的保险意识,认真落实第三者责任保险,有效提高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主抵御风险的能力。
7、文化、新闻、广播、电视等部门要把做好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列入工作计划,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部门要把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内容。
五、处罚
凡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六、本规定由文山州公安局负责解释。
七、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执行。